三、材料分析题((共3题,每题16分,共48分))
1.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屏幕显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建筑物是哪个国家的文明标志?
学生1:古代埃及。
(屏幕显示: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师: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
(屏幕显示:《古代埃及》图)
师:(1)地理位置--非洲尼罗河畔(地利、天时加人和-社会发展一建立国家)
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再加上古埃及人民的努力,社会发展,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2)出现奴隶制小国(公元前3500年)
这些小国与小国之间不停地争斗、兼并,逐渐在统一。何时统一的?首都设在哪里?
(3)初步统一(公元前3000年,孟菲斯)
(屏幕显示:金字塔)
这就是古代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金字塔。金字塔是做什么的?
学生2: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老师能否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金字塔。
(学生各抒己见)
师:它的外形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介绍金字塔:高146.5米,塔基各边长230米,用230万块巨石砌成。尼罗河下游散布着八十多座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与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一起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师: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金字塔是谁建的?一说是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也有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二是说“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的时候,在大洋洲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只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了。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气氛热烈)
师:金字塔是世界奇观之一,是奴隶主残酷奴役人民的见证,是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问题:
请对该教学片段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2.
下面是某初中教师在讲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上面我们通过对五位文学家、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的了解,感受到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核。
师: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什么是文艺复兴,什么是人文主义?
(展示对人文主义的总结)
核心是重视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否定神的绝对权威,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肯定人追求现世财富、幸福、享乐的权利;反对宗教束缚下的麻木顺从,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蒙昧与迷信,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
人文主义精神使欧洲人重新以人的眼光定位自己、探索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掀起科学革命的牛顿。于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建立,人类文明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他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
同学们,前面我们探究了文艺复兴,感受了文艺复兴,完成了我们今天的学习过程。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学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文艺复兴。请把你今天的认识,写在老师发的卡片纸上。
(板书:回味文艺复兴--我心中的文艺复兴)
生1:名为文艺复兴,实为思想。
生2:每个人都是神,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就是神。
生3:真爱的释放,真情的流露,真心的表达,真理的肯定。
生4:用人的智慧来瓦解愚昧,用人的灵魂来解脱束缚,用人的力量开启从光明射向黑暗的灵光!
生5: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经济、文艺、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但它过分强调人的作用,造成了人性的膨胀,社会的混乱,这是它不利的一面。
师: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问题:
请对该教学片段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四、教学设计题((共1题,每题22分,共22分))
1.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关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课文摘录: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有史以来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万隆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