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510~K26+235,全长2725m。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F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隧道埋深18~570m,左、右洞间距30m,地质情况相同,围岩级别分布如图1所示。 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喷锚初期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Ⅳ、V级围岩设钢支撑和仰拱。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决定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左洞进、出口同时进洞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模板台车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开挖支护月进度指标为:Ⅲ级围岩135m/月,Ⅳ级围岩95m/月,V级围岩50m/月;施工准备2个月,左、右洞错开施工,右洞开工滞后左洞1个月,二衬滞后开挖支护1个月,沟槽及路面工期3个月,贯通里程桩号设定在K24+900。在设计无变更情况下,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安全优质完成该工程。 事件2:隧道开挖过程中,某些段落施工单位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上台阶环形开挖;②核心土开挖;③上部初期支护;④左侧下台阶开挖;⑤右侧下台阶开挖;⑥左侧下部初期支护;⑦右侧下部初期支护;⑧仰拱开挖、支护。部分工序位置如图2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计算各级围岩总长及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分别写出适用于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3.针对事件1,计算隧道施工工期(单位: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针对事件2,复制图2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2.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为路堑,岩性为粉质黏土、粉砂质泥岩,采用台阶式边坡,第一级边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护面墙,护坡设耳墙一道;其他各级边坡采用C20混凝土拱形护坡,拱形骨架内喷播植草。本路段最大挖深桩号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为-31.2m,桩号K18+520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的通知》,对全线的路堑工程进行了总体风险评估,其中,K18+230~ K18+750段路堑高边坡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 路堑开挖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路基横断面边桩放样,边桩放样采用坐标法。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包括“导线点成果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典型横断面设计图”“路基横断面设计图”“防护工程设计图”等。 路堑开挖过程中,为监测深路堑边坡变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埋设了观测桩。在挖至路基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开始由下往上进行防护工程施工。在第一级边坡施工中,边坡局部凹陷。 【问题】 1.K18+230~K18+750段路堑高边坡工程是否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如果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应在何时完成? 2.图3中,标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别是指什么宽度?写出边桩放样所需的3个设计文件。 3.改正施工单位在防护工程施工中的错误。 4.浆砌片石护面墙的耳墙设置在什么部位?针对第一级边坡出现的局部凹陷,应如何处置? 5.复制图3至答题卡上并在图上绘出深路堑监测观测桩位置示意图(在相应位置用短竖线“1”示出)。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