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金融学中基础货币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8-02 22:39:00

基础货币是指一种国家货币的最基本形式,是一种可以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接受的货币形式。基础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同时也包括银行存款,因为这些存款可以随时被转换成现金。

在金融学中,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是指在经济系统中流通的货币总量,包括基础货币和其他货币形式,如支票、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

基础货币的数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如果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它会向政府发放支票,这些支票可以被政府用来支出。这些支出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因为政府支出会导致商业银行增加贷款的数量,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很大。如果基础货币的数量过多,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因此消费者的购买力会下降。此外,通货膨胀还会使得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导致投资者转向其他投资形式,从而降低经济的活力。

因此,中央银行需要谨慎地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以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如果货币供应量过于不稳定,就会导致经济不稳定,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