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成语什么什么幽兰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8-03 08:20:10

成语“幽兰谢客”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幽兰谢客”一句,意为幽静的兰草向客人告别,象征着深深的别离之情。

幽兰,是一种香气芬芳、色泽淡雅的兰花。它生长在深处、幽静的山谷、溪流旁,因而得名。幽兰之所以被用来比喻别离,是因为它通常生长在山林深处,不易被人发现,所以也被称作“隐兰”。在古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隐逸之士往往与幽兰相比,因为他们都是隐居在深山之中,不为世俗所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幽兰谢客”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深深的别离之情。它可以用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离别的感慨和不舍。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道:“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幽兰在何处,何时得见攀?”他用“幽兰”来比喻思念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不满。

总之,“幽兰谢客”这个成语,是一种富有感情、寓意深刻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可以激发人们对离别、思念的情感共鸣,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散文中的情感表达。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