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走马灯历史来源典故文学出处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8-08 12:52:51

走马灯,又称“灯谜”,是一种传统的游戏和文化形式。走马灯起源于中国宋代,当时的走马灯是一种用竹子和纸制成的小型灯笼,内部装有不同的谜面,人们可以通过猜谜来娱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走马灯逐渐演变为更加复杂的形式,出现了多彩的图案和动画效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

据传说,走马灯的创始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名叫张世杰的文人。张世杰在一次赏灯活动中,看到路边有一位孤苦伶仃的盲人正在卖唱,他感到十分同情,便把自己的赏灯用的纸笼送给了盲人。盲人收到后十分感激,于是他便创造了一种新的灯笼,利用灯笼的旋转,可以让人们欣赏到不同的图案和谜面,从而带来更多的乐趣。

除了历史典故,走马灯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描述。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到:“赏心亭悔故垒,崇名庙负前贤。灯火阑珊处,一夜襟怀坦。”他描述的是赏灯之夜,人们在阑珊的灯光中感慨历史沉淀和前人智慧的同时,也带着宽广的胸怀和愉悦的情绪。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也对走马灯进行了描写。在宝玉生日的庆祝活动中,走马灯是其中的主要节目之一。小说中写道:“灯上一只鹦鹉,口里叼着一枝桃花,一日当中一百回旋,一回旋散一次,灯上的人儿也跟着跑。”这种形式的走马灯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也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喜悦。

总之,走马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形式,既有着历史典故,也被广泛地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它不仅带来了欢乐和娱乐,也展示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