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525-585
服务时间  08:30 - 21:30
当前位置:题库>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2017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试卷(三十六)
初中语文
2017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模拟试卷(三十六)
  • 年份:2017年
  • 类型:模拟试题
  • 总分:150分
  • 总题数:18题
  • 作答:120分钟
相关产品
题型介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学习完七年级课文《狼》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归纳整理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的作业,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A."不能名其一处"(《口技》)中的"名"

B."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

C."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中的"手"

D."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2.在学习《藤野先生》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教师列举了同类的散文。下列文章中不能用来举例的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阿长与山海经》

C.《背影》

D.《紫藤萝瀑布》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40分。))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诗四首原文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单元导语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本单元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课文导语      本课所选四首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让我们随着对人的笔触,走进那色彩各异,形象鲜明的诗境中去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后练习      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2."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回答课文第三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诗五首原文:  饮酒(其五)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以虽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课文导语      本课学习五首诗,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仙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深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有岑参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有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回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课后练习      一、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三、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回答课后练习第一题。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5分。))

1.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  鲁迅 《雪》 原文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单元导语      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这一组组壮阔而美丽的形象,在多情的作家笔下,化成了一行行充满激情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本单元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让我们透过文字,去捕捉作家们的情感律动,去感受他们心灵的无限风光。 学习本单元要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课文导语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课后练习      1.作者对江南的雪及北方的雪的描绘,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都很生动传神,你在雪地做过什么?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生情况      八年级,48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回答研讨与练习中的第1题。      2.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