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525-585
服务时间  08:30 - 21:30
当前位置:题库>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二)
小学综合素质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模拟试卷(二)
  • 年份:2018年
  • 类型:模拟试题
  • 总分:100分
  • 总题数:33题
  • 作答:90分钟
相关产品
题型介绍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9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项。))

1.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下图是张衡发明的仪器,它的用途是()。

A.进行演示天体运动

B.测量验算历法

C.检测地震发生的方向

D.辅助进行数学验算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2.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注人黑海,流经10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未流经()。

A.奥地利

B.匈牙利

C.乌克兰

D.俄罗斯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二、材料分析题((根据题干回答问题。))

1.材料: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省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摘自周振甫《文章例话(节选)》) 问题: (1)在古文写作过程中“因声求气”应重点关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文章认为应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写作能力?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2.材料: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摘自邓拓《不求甚解》有删改) 问题: (1)“不求甚解”包括哪两个层面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文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
写作题()

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苏轼《题西林诗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在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也是如此。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参考解析】:参加考试可见